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9年6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英學者2018神預言:東南亞地區將面臨秋行軍蟲危機2018年11月英國科學家 Regan Early博士發表了秋行軍蟲傳播模式論文,並在報告中證實:「秋行軍蟲具有季節性遷移的特性,可隨著氣流傳播至數百公里遠的溫暖棲地生長。」 Early博士據害蟲移動的歷史軌跡,推測從非洲擴散出去的路徑將會是:非洲、澳洲、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9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有機也要打空戰,美國打造以人為本的on-line線上驗證系統!編譯 林韋佑 編輯 柴幗馨 美國自然生長認證(Certified Naturally Grown, CNG)源自2002年10月美國農業部國家有機計畫(USDA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一些無力負擔驗證費用或是具理念的生產者,為了合法地把「有機」...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9年3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非典型驗證系統」國際有機團體掀起PGS標章風潮臺灣自2007年通過有機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後,只有通過有機驗證的農友才能宣稱農產品是自己的產品為有機產品。然而驗證系統的公正性與嚴謹度,甚至系統本身的合理性、昂貴的費用、過於強調終端檢驗、資材使用規範乃至標章印製的限制始終於法有突破性的改善。對於無力負擔驗證成本的農民團...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9年2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戰鬥民族怎麼說?聽俄專家的非洲豬瘟防疫經驗作者 柴幗馨(108年非洲豬瘟與口蹄疫防控策略及風險研討會講座摘錄) 「疾病跨境蔓延往往不需要人為刻意經營,夠粗心疫情自然就會發生」 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專家預測中國將成為亞洲疫情蔓延的起點,聯合國農糧組織在 2018年9月以「here to...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9年1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基因編輯引發農業革命?難解的法規爭議作者 柴幗馨 基因編輯技術的演進,科學家得以用更低廉的成本使用這項技術。過去只有跨國公司與大企業有能力投入農作物新品種開發事業,「CRISP-Cas9系統,基因編輯技術」普及化也讓更多小規模生物技術公司也能投入育種行列。...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8年11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水嫩新發現!植物保水關鍵分子原來是它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控制葉片氣孔開關的化學分子,只要將這種分子噴灑在玫瑰或是燕麥的葉片上,就能夠防止植物在過度乾旱的逆境下失水過多而產生萎凋的現象。團隊將更深入的分析特殊分子防止萎凋的機制,並將其應用在花卉產業,減少花卉產業中因運送過程中產生的耗損問題。...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8年11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小農場的冷鏈救星- 美國發明移動式採後貯運車「冷鏈超重要,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但如何讓小規模的生產者也能善用冷鏈設備?除了臺灣之外,隔著太平洋的美國農友也有相同的困擾。採收後的儲藏設備對小型生產者往往是巨大的成本負擔,美國儲運設備公司正在設法解決這樣的困境。 ...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8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劃時代發明-科學家發明電漿鮮果殺菌劑澳洲梅鐸大學發表了以「電漿」分子應用在果品滅菌的保鮮技術,科學家以「電擊處理」作為收穫後處理的方法,能有效抑制果品害菌生長,經試驗證實「電漿」粒子有殺菌劑效果且能延長果品的保鮮期。 這種低耗能且無須額外噴灑藥的保鮮方法,以低溫電漿技術(cold plasma...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8年9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天然的作物「解毒劑」—解密鏈黴菌編譯 張瑞玶/編輯 林韋佑/柴幗馨 「鏈黴菌(Streptomyces)」是在野生植物、作物以及自然環境中都能找到的細菌,特別是在土壤表層以及植物根部等位置常常都能發現鏈黴菌。台灣農民常聽到的「蔡18菌(谷特菌」商品其中就有鏈黴菌的成分! ...
AgriTech Report 科技農報2018年9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甲殼素肥,好用的原因讓科學家告訴你!甲殼素當肥料不陌生,但好用的原因是什麼? 讓科學家告訴你! 編譯 張瑞玶/編輯 林韋佑 傳統農業使用的氮肥,不僅對水資源與空氣都可能造成污染,同時還會造成土壤降解並導致全球暖化。因此,尋找與開發更有效且對於環境友善的有機肥料,是農業永續發展該面對的重要課題。運用天然且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