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今天過的好嗎?」理科太太—台灣第一個突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成為2019年科普界的話題人物。熱門影片「吃有機食物真的比較好嗎」觀看次數已超過20萬,但是影片內容不符合臺灣農業現況,讓各大農業粉絲團提出糾正,甚至連農委會農糧署也『被』參與發表聲明:影片中對有機肥料的敘述有誤,有機食品也不應該有農藥殘留。
百萬訂閱的內容可信嗎?三個要素決定知識型創作者的高度
1. 跟著百萬訂閱挑水果?多想幾秒,避免成為不實資訊受害者! 影片中引用美國文獻:「 草莓、菠菜、杏桃、蘋果、水蜜桃」是農藥殘留機會最多的農產品。但是根據臺灣防檢局調查報告:「草莓 、百香果 、柑桔、芹菜、豌豆與蘿蔔」是農藥超標比率最高的品項,影片中僅有草莓符合正確挑選原則。
資訊缺少在地化的轉換,讓你我吸收了不必要的資訊,也可能買錯農產品,甚至增加社會成本。就像影片中「 美國法規有機食品可以有微量農藥」一說引起有機產品業者反彈,迫使農糧署發布新聞稿澄清。
知識傳播者在設計主題時,農業資訊需要在地化,訊息才會有意義,才不會造成社會恐慌 。
2. 好看就好,資訊不精準有關係嗎?
為了讓科學內容生活化,「有機肥料就是大便」無傷大雅的梗固然引人入勝,但沒有糾正錯誤訊息,問題就大了!動物的糞便需要經過「堆肥化」(註1),才能變成農業可以使用的肥料,堆肥就是嚴謹的肥料技術(表1)。更何況「有機栽種適用的肥料」與「有機質肥料」在台灣農業法規裡有嚴謹的定義, 本末倒置的為了娛樂性失去資訊精準度,就像你不可能永遠只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親親抱抱之後就生出你來了」這種鬼話一樣!
3. 娛樂 or 知性,由你決定!
「傳達正確的科普知識」是創作者的基本責任,但對於「娛樂導向」的創作者而言,資訊精準度也許就不那麼重要了,讓人覺得輕鬆、有趣、願意分享按讚是首要目的。而身為閱聽人的我們,分享影片之前不妨思維「似是而非的資訊」真的值得我們分享嗎?看過癮或長知識的選擇,由你決定!
▶「理科太太」真D好看,你會喜歡的原因在這裡!
安排到位的補血點」:人的閱讀耐受力就好比「戰鬥血條」,多看一行文字就少一點血,但「梗」會讓人補血。一篇有趣的文章,或是受歡迎的影片腳本,仔細難就會發現每一個段落都有補血點,例如:「腦波弱、醜男不會劈腿、或是大便」,對「補血點」概念有興趣的人可看朱宥勳 的這篇貼文。
完美的人物設定:科學知識不ㄧ定是重點,「理科人』的學經歷讓創作內容更有說服力,更何況他還不是個肥宅,而是女性樣貌的理科人,還Feat蔡依林、蕭敬騰、占星專家唐老師一起拍影片!這麼有話題性,連我也想看。
▶這麼會講?自己來做啊!
各位觀眾,🎥一日Youtuber-農科大大,ACTION!
現在人人都唾棄假新聞、假消息,但很多時候並非新聞內容有誤,而是在不對的時間傳達給錯誤的群眾, 例如「又白又亮的塑膠米,小心可能吃下肚」的塑膠米新聞,儘管內文說明是中國案例,但卻引發臺灣民眾恐慌,甚至米廠與米食業者紛紛發表澄清文章以消除大眾疑慮。
資訊在地化、精準、以及製作內容的動機決定了新聞是真還是假,根據這3個原則你我就能避免成為假消息的受害者!
▶表1,一張表看懂有機肥料與大便的關係
參考資料:
堆肥化:「堆肥化」是動物糞便轉換成肥料重要的步驟,糞便中大分子的氮、硫、磷等大分子化合物在適當的環境下,經過微生物發酵成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營養元素。此外糞便中的纖維質也能被分解成好的土壤成分,使土壤保持肥力。https://gyowadeimia.blogspot.com/2017/06/farmcat.html
理科太太-吃有機食物真的比較好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pChnJ-hko
土壤有機質定義,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線上教育網站 Plant and Soil Sciences eLibrary https://goo.gl/aNVPZr
臺灣有機農產品不得檢出農藥殘留 https://goo.gl/zLVaMT
朱宥勳,補血點在科普的重要性 https://goo.gl/XDUJ79
Commentaires